来源: 月山镇政协联络组 作者:曹承斯 发布时间:2023-07-19 阅读次数:次
“我家住在大桥头,起名叫做王小六,去年看灯我先走,今年看灯又是我带头......”,一首首欢快的黄梅歌声回荡在脑海里,而这首黄梅戏讲述的便是旧时月山镇的大桥头(今怀宁县月山镇大桥村大桥头)元宵佳节上街看花灯的乡村趣事,在看花灯的过程中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有感而发的有趣小插曲,歌曲寓意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激心情。
作为非遗文化故事发生地的月山镇大桥头,曾是繁华的商品要道。近日,怀宁县政协委员马妮娜带领月山镇老年学校三十余名学员们来到这里,参观老桥、古街、旧名居、老物件,聆听在这里发生的久远故事。
随后,音乐班的学员们来到村头的广场上、凉亭里,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集中演奏了《南泥湾》、《二泉映月》等曲目片段,吸引了当地村民驻足观看。
“今天我们把课堂搬到月山镇的大桥头,这里曾是王小六打豆腐故事的发生地,我们户外课堂的学员们在这里,不仅能更好地学习技艺,陶冶情操,还能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怀宁县政协委员马妮娜讲道。
在流经大桥头百年的五孔条石大桥边,来自镇老年学校国画班的学员们也支起画板,现场进行钢笔写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认真观摩作品,聆听绘画要点,用线条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动态的乡村美景。
通过这次开设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让学员们了解怀宁的历史文化,而且也能让他们了解非遗的精神。月山镇政协联络组为老年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将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乐有机地融合,在开齐开足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特色班的同时,依托本地的人文景观和红色资源优势,坚持学乐结合,积极拓展第二课堂,不定期组织学员们走出去、练起来,努力将老年学校打造成快乐、和谐的大家庭,同时丰富乡村老年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