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作者:提案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3-18 阅读次数:次
县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第3号
案 由:关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提案人:提案委员会
内 容: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万亿GDP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央明确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沪苏浙皖”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年7月15日,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2019年9月6日,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怀宁县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提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围绕“建设安庆市副中心”定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怀宁落地生根。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当前怀宁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与长三角发达地区比,我县在基础设施、工业经济、三产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促使我们的短板成为我们加速融入的发力点。为此,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用活优质资产、资源、优势,举全县之力,谋求规划对接、交通对接、产业对接、人文对接,融入一体化发展,错位提升竞争力。建议如下:
第一、面向“苏浙沪”,高标准谋划城乡建设,不断夯实快速融入基础。
健全立体交通体系,拓展发展新空间。依托我县铁路、高速、水运、航空出入口,积极谋划县城及乡镇进出快速通道,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缩短我县出入“苏浙沪”里程。抢抓新安庆西高铁站建设机遇,立足规划先行,着眼“十四五”,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微循环”,推进县城向东、向南拓展;积极谋划建设三鸦寺湖滨新区(特色小镇)、公园等,推进“景城一体”发展。
挖掘文化“软实力”,引领提升城乡发展内涵品质。以提升城市品位为导向,汲取“苏浙沪”相关城市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持续提高居民素质入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文明县城创建向纵深发展。对接“苏浙沪”,充分借力媒体优势,加大“京黄故里、蓝莓之乡”品牌的宣传推介,挖掘、创作、推广非遗项目、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红色文化等,讲好“怀宁故事”。
加强源头治理,营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居民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小区环境脏乱差。以城区河流综合整治与管理为重点,加强县城水系规划建设,实施生态补水,促进活水循环,实施源头控污,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县城居民的黑臭水体问题。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面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顺应乡村发展,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空心村”整治,加大镇村撤并力度,推新建强“中心村”、“中心镇”,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二、面向“苏浙沪”,高水平谋划产业发展,加快承载与配置功能提升。
深化开放合作,聚力打造示范样板。以“怀宁县(上海)科创中心”为牵引,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机制,积极打造合作发展典范,引领我县与“苏浙沪”深度合作发展。聚焦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科技服务等产业,主动承接“苏浙沪”功能外溢和产业转移,吸引汇聚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我县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皖西南颇具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城融合、“苏浙沪”合作的示范园区。
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简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推动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高效便捷服务。推深“四送一服”“四督四保”行动,落实落细问题清单动态销号管理,为企业提振发展信心和做大做强提供帮扶。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依托“苏浙沪”科技资源,进一步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企业的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引进高层次科创人才力度,持续加强发明创造、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等院校分校、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着力招大引强。配齐配强招商力量,开展“个性化”招商,瞄准“苏浙沪”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中高端环节,加强补链延链建链强链招商,推进产业链整体承接。瞄准“苏浙沪”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及电商平台、智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第三、面向“苏浙沪”,高质量谋划“后花园”建设,营造差异化互动空间。
围绕特色产业和传统美食,打造“舌尖上”的产业。着眼做强做优做大,坚持科技引领,打造行业领先,突出蓝莓良种繁育,加快推进鲜果精深加工、花青素提取等,全面推动蓝莓产品高值化、产业高端化。围绕特色传统美食,注重文化特色、独特产品和技艺的传承保护,推进美食一条街规划建设,让“苏浙沪皖”地方特色“老字号”美食和文化,酝酿出独特的“怀宁味道”。
围绕宜居宜业宜游,推进全域旅游。培育再造现有旅游景点、线路、业态、商品和企业,启动怀宁标志性“八景”“十景”旅游名片评选,形成几条精品线路。鼓励和引导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发展休闲观光型、民宿度假型、文化美食型乡村旅游。加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献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发挥文化遗产在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上的重要作用。
围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建设中高端供给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拓展和推进怀宁与“苏浙沪”公共服务领域合作范围和深度,积极对接“苏浙沪”优质的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养老等中高端公共服务供给资源,跟进“苏浙沪”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广“互联网+”,形成梯度分布、分工有序的合作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高端优质服务供给的需求。
围绕“菜篮子”工程和智慧物流,建设优质农产品产销基地。积极实施“生态怀宁·绿色产品”品牌工程,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等与“苏浙沪”品牌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接,提供优质农副产品,打造“苏浙沪”的菜篮子。放大仓储物流、农村电商效能,加速完善农副产品储运销、冷链加工、分拣分装、集散中转等现代一体化物流体系,推进智慧物流、跨境电商建设,创建“苏浙沪”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