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建言献策 >

关于推进我县乡村合作发展的建议案

  推进乡村合作发展,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创新举措和有力抓手,也是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切入点。根据2021年度重点民主协商工作安排,县政协围绕“推进乡村合作发展”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开展调研,并召开民主协商会进行专题协商。

  会议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特别是今年,为破解乡村发展中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强村与弱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重新塑立全县乡村联合统筹发展理念,稳步推进村级联合党委试点建设和石牌片区镇域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布局、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抱团发展的合作经营新模式。但在推进乡村合作发展中,仍存在保障不够有力,规划引导和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内生动力不强,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及群众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发展后劲不足,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不够坚实,乡村社会治理效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为此,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规划联片,统筹资源优势育特色

  1.完善顶层设计。建议县委、县政府将乡村合作发展纳入我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明确其发展层次、目标任务、保障政策、责任主体等,研究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乡村合作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县乡村合作发展工作,协调解决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合作发展运营项目如何筹划、土地指标如何统筹配置、村集体资源如何整合、扶持资金如何筹集等等。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民政局、资规局、财政局、供销社、蓝莓发展中心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合力推进乡村合作发展。

  2.加强规划引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分区域规划全县“乡镇协作区”和“村级联合党委”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推动富村强镇。建议县委、县政府根据各乡镇的地缘关系、人口密度、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群众生产生活习俗习惯等现实条件,以协作区建设规划为引领,进一步推动镇域间资源、要素、服务的优化配置。在全县打造若干个乡镇协作区(如:“环高铁新区协作区”、“环独秀山协作区”、“环麻塘湖协作区”、“环三鸦寺湖协作区”、“临珠流河协作区”、“临皖河协作区”等),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协作区覆盖所有乡镇,构建起符合我县实际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推进乡镇协作区的健康长效发展,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探索出台绩效考核、干部使用等相关配套政策,在重大项目审批等行政职能方面赋予协作区相应的职权。在村级层面,建议在认真总结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愿望和发展趋势,争取两年内全县各乡镇村级联合党委建设全覆盖,并适时启动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一步解决合作发展中村小、村弱、村散等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深入辖区各村调查研究,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选准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确定本乡镇农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指导、帮助各村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实行“多村一品”,积极引导各村走联合发展、抱团发展、集约发展之路。

  3.整合片区资源。实施合作发展路径之后,联合党委要认真分析各村发展比较优势和劣势,充分整合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在生态环境、地理人文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观光农业、文旅康养等多种产业,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另外,在推进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将乡村振兴的有利政策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三变”改革、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统筹起来,精准施策、一体推进,加强片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努力使各村在空间形态上更加美化、生态优势上更加明显、用地结构上更加合理,着力提高发展的同步性、均衡性。

  二、突出组织联建,创新工作机制聚合力

  4.统一思想,提升村级联合党委建设水平。要充分认识建设联合党委在推进乡村合作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优化提升建设水平,加速形成乡村党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县委组织部和属地乡镇要加大工作指导力度,选优配强联合党委带头人,帮助理清党建工作思路,聚焦党建工作主责主业,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及党内组织生活建设,有效保障各联合党委工作常态稳健运行。各联合党委自身也要明确发展方向、解决发展矛盾、丰富发展举措,合理进行区域内功能划分、要素配置,加强片区内各村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集思广益、互促互进,切实凝聚起各支部工作合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5.创新举措,加大乡村人才培养使用力度。要合理制定实施村干培养规划,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储备,配足配齐大学生村官,不断拓宽村党支部书记选拔途径,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村干待遇,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县、乡、村三级要共同发力,建立健全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制度,注重把政治素养高的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带头人发展成党员,吸收进村两委班子,使各村至少有2-3名懂市场、善经营的优秀人才,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要高度重视在外人才库建设,通过“项目、亲情、政策”等多种手段,吸引在外就业的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退休机关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回乡村发展。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积极制定奖励措施,对思想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优先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优秀人才被社会所认可,充分调动他们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突出产业联动,培育经营实体强基础

  6.进一步发展多种合作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联合党委领导下,大力推进股份制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创办运营,创新实行“联合党委+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联合党委的服务功能,瞄准行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牵头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销售体系等,规范运行操作,实现产业良性发展。继续在提升群众参与度和培育本地经营主体上多下功夫,联合党委的干部要坚持走村入户,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团结发挥群众力量,提高大家抱团取暖、共同进退的思想意识。在引进有实力的招商引资项目以弥补各村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短板的同时,要大力培育本地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养殖、种植大户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把他们发展成为本土致富带头人,通过互帮互促、联帮联带,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发家致富。

  7.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建议各联合党委成立土地流转工作小组,在稳定农村土地政策、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片区内各村土地集中流转的力度。采取“反租倒包”形式,动员、鼓励农民将承包到户的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由联合党委统筹规划和布局,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留下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多余的土地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等市场化手段发包给农业种植大户或从事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公司,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和涉农企业流转,支持多种形式的大规模种植经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8.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度,做大做强做优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四五”期间,全县要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行动,进一步壮大优质稻米产业,培育绿色、生态、高产的主打粮食品牌。要重点促进蓝莓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逐步统一种植、管养、销售体系标准,形成我县蓝莓优质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继续大力鼓励发展蓝莓精深加工,推动蓝莓产品深层次、多元化、多品种开发,使蓝莓种植产业链更加紧密有效。县政府及农业、财政等部门要出台支持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最大化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平台,着力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培育拳头产品,扩大种植规模,打响地区特色品牌。各乡镇和村级联合党委要紧紧围绕自身产业发展,在保护现有品牌的基础上,主动对接、策划生成一批新的产业品牌,加强策划包装,升级品质,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四、突出社会联治,发挥治理效能解难题

  9.厘清工作思路,实现基层治理有效。为有效解决乡村治理工作中各村“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联合党委要统筹片区各村进一步完善“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实施共同治理,促进各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高效协同,着力打造“村融民和”的乡村联合治理新样板。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成立联村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乡村治理志愿服务队,鼓励县、乡两级工作部门下沉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工作,形成多元共治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协商工作委员会作用,把“要我协商”变为“我要协商”,探索通过各类联席会议、民情恳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有效化解村集体内部、村与村之间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宗族势力等方面的矛盾,在源头防范和化解风险。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10.依靠科技手段,实现基层治理有方。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议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新模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建立公安、民政等大数据平台及对接机制,强化现代化科技赋能联合党委业务场景应用,把片区内各村的人、房、事、物、组织等全部纳入信息平台,实施动态治理和服务,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村民、村集体、联合党委之间的联系,将各类村级事务、村民行为量化,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不断加强村民公共意识,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