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 作者:怀宁县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18 阅读次数:次
根据2024年度县政协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县政协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并于7月18日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进行专题协商。
会议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金融部门紧紧围绕“挺进二十强”总体目标和“两区两中心”发展定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产品服务、优化金融配置等多项举措,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但在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仍存在机制尚不完善、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信贷供需尚不能有效匹配、金融创新还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完善配套机制,凝聚金融支撑合力。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机制,推广运用知识产权质押、动产质押及股权质押等融资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等先进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建立风险缓释资金池、适度降低财政担保费率等方式,优化融资担保体系对科技型、专精特新等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容错机制,合理提高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充分保护基层展业人员的积极性。
(二)深化银企对接,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健全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凝聚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打造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线上线下融资信息对接平台,全面展示银行融资服务产品,快捷反映企业融资需求,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融资工作闭环,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降低贷款周转成本,加大无还本续贷、比例还贷等服务覆盖面,清理不必要的“过桥”环节,实现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深化“商协会+银行+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会员企业融资信息收集与反馈,批量推送企业融资需求信息至银行,推动银企精准对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探索建立“产业链+基金”运作机制,通过基金牵引、资本带动推动投贷联动,大力支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三)聚焦主导产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向上沟通汇报,争取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权限向怀宁倾斜。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确保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总余额居全市前列。聚焦新材料及加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和全域文化旅游“3+1”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汽车零部件、纸塑产业等集群打造、产业主体壮大强化金融支撑保障。相关部门要及时梳理企业融资需求,向各金融机构推送企业银行贷款需求信息,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同重点项目和市场主体对接。建立主导产业产业链企业“融资白名单”,推深做实“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大胆投、持续投、放心投。
(四)突出服务重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打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组合拳”,支持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快发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开发“银行+龙头企业+上下游经营主体”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和便利性。重点围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广供应链金融、银税互动、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特色产品,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针对商贸服务企业的特点,推出符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定制化的融资方案和风险管理方案,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保险范围覆盖面,降低信用保险费率,为拓展融资需求提供担保支持和风险预测、风险评估等咨询服务,降低企业交易风险。
(五)提升金融能级,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步伐,紧盯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进展。完善拟上市后备企业县领导包保制度,一企一专班强力推进,健全后备梯队,强化服务保障,以更大力度做好企业上市工作。拓展直接融资。平台公司要在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上下大功夫,做大资本盘子、拓宽发债路径,提高资产变现和运营能力。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灵活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工具来融资。切实做好企业发债服务,加强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债券创新产品的推广,帮助企业加强与银行间交易市场、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对接。打造基金丛林。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化基金落户,督促已设基金加大返投力度。
(六)提升信用水平,筑牢企业发展根基。引导企业不断强化经营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切实加强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机制,积极创造稳定的信用环境。有关部门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大力提升企业技术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力展现企业良好的发展预期。企业要及时推进企业信息和征信体系的衔接,立足自身优势和产品类型,充分公开自身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体情况,有效实现信息透明公开,积累长期稳定且充分的信用数据。
(七)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要素配置效能。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企业生命周期、业务类型和发展特点等作为切入点,统筹规划诸如信用类、专利类、人才类等信贷产品体系,有效适应企业融资需求。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综合运用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及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统筹运用好债权、股权等手段,畅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型、专精特新等制造业企业的渠道,确保金融要素有效利用。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健全适应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组织架构和产品服务,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类融资产品,积极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优化信贷结构。
(八)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高度重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行为,加大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惩治力度,维护金融市场有序运行。压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责任,深入组织开展风险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利用大数据、网格化平台,强化监测预警,发现线索及时处置到位,突出化解涉众型金融风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依规建立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持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严格规范融资各环节收费和管理,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要求,清理各类涉企和个人违规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