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建言献策 >

关于推进我县镇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建议案

  根据2022年度县政协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县政协围绕“推进镇村规划建设与管理”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并于11月17日召开民主协商会进行专题协商。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引领、品质提升、科学管理、底线约束、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的总体思路,在镇村规建管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县农村生产条件、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土地利用效率、镇村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但在推进镇村规建管过程中,仍存在规划意识不强、专业人才短缺、制约因素较多;镇村建设要素缺失、缺乏规范;镇村管理刚性不够、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为此,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统筹推进,确保镇村规划有用有效

  1.加大培训宣传。镇村和相关县直部门要加强宣传,通过喇叭、公告栏、公众号、短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及时召开“镇村规划建设与管理”专题培训会,引导各方参与,注重对规建管政策、规划和建设方案、建筑风貌等的宣传,县级培训到村,乡镇培训到组,通过层层宣传,全面提升镇村干部和村民群众的规划意识、参与度和知晓度。特别是对于搬迁撤并类村庄易地搬迁,要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将教育、医疗、健身、基础设施等资源优先布局在安置点,增强安置点对老百姓建房的吸引力,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过得好”。

  2.培引专业人才。坚持“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理念,试点推进驻镇村规划师、建筑师工作,招引专业人才驻村开展村庄规划设计建设等专业服务,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加大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招考和培养力度,加强和高校、城乡规划机构的深度合作,推进人才相互交流学习。加强对规划团队指导,确保团队在深入镇村调研、了解风土民情、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编规划,落实好驻镇、驻村机制,防止规划编制出现“千村一貌、照搬照抄”的情况。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建立并动态更新“乡村建造师”名录库,加强管理、培训和服务,充实乡村建筑工匠队伍,提升建筑工匠技能。

  3.推进“多规合一”。根据各乡镇及村居区位、资源、人文、产业的不同特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强化统筹,推进“多规合一”。推进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步伐,坚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分步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确保与上位规划、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对目前正在试点推进和成片开发的镇村,优先安排启动村庄规划编制,确保村庄规划与专项规划同步开展、成果共享。

  4.优化镇村布局。立足长远,有序开展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拆乡改镇、乡镇合并以及城区增设街道事宜,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依托,打破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建议以乡镇联合党委为单位编制村庄规划,重点考虑拆并类村庄与周边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村庄合并编制村庄规划。广泛听取乡贤、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科学规划征地拆迁安置点位置。

  (二)注重空间拓展,确保土地管理集约节约

  5.要素保障通过流转、出租、入股、联营、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快农村闲置土地综合利用,着力破解乡村土地供求瓶颈。级层面,加强对上联系,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为怀宁镇村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留足空间。镇级层面,建议国有资产部门将乡镇闲置站所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全面摸排乡镇范围内废弃矿山、窑厂以及其他各类荒废生产加工场,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拓展建设用地指标。村级层面,加强闲置农房村舍综合利用,依法依规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6.提高质量。乡镇开发建设要借鉴六安独山、苏埠镇经验,推行商业化和集中连片开发模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确保规划建设用地发展有序、调控有效,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镇村规划中要结合集镇规模、村庄规模,对居民建房、公共设施、文旅设施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提升土地利用率。落实规划“留白”机制,实行弹性管控,对预留土地用途、性质不做明确界定,以保障乡村发展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

  7.资金支持积极推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经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建议优先考虑在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近入市和集中调整入市。建立县级财政周转金,对条件成熟、可快速入市的乡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征收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国家、集体以及农户三者之间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村庄开发建设要学习金寨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经验,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支持,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统筹用好一般公共预算、土地出让收入、增减挂指标交易收入等渠道资金,加大乡镇建设开发的资金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以村(乡镇)企共建、捐资助建等多种方式参与乡镇建设开发。

  (三)突出建管并重,确保规划实施依法依规

  8.规范建设行为遵循“镇当城建、村要自然”原则和理念,规范镇村的各类建设开发活动,确保镇村规划落实落地。在规划范围内落实各项审批程序,严格落实农民建房“一户一宅、建新必须拆旧”要求,把“四到场”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安徽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办法》《怀宁县规范农民建房行为若干规定(试行)》,加强自建房屋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9.加强风貌管控。加强对县域范围内的工匠培训,引导农户规范建筑风貌,确保农民新建住房建筑风貌符合发展需求,提升全县村庄品质。乡镇要进一步优化集镇布局,改变“一条街经济”,以城市标准建设集镇,提升集镇功能,真正实现集镇区“四通八达、车水马龙”。村庄绿化亮化上,要因地制宜,坚持“宜亮则亮”。

  10.完善公共管理。在道路维护上,要改变纳入管护道路与实际不符的现状,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实际里程对农村道路进行养护;在文化体育设施建管上,要广泛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建共享,积极参与日常管护,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体育活动;在公墓建设方面,要加强附属设施建设,科学布局,方便于民,倡导厚养薄葬;在其他公共设施的后期管护上,要充分发挥“五老乡贤”的作用,积极培树文明乡风,提升群众参与度。

  (四)加速产业融合,确保镇村发展又快又稳

  11.抓好项目谋划。镇村两级要科学谋划未来发展项目,以产业发展项目定规划,确保规划建设管长远。围绕乡村建设“183”行动、乡村产业振兴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2023-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融合等入库一批成熟度高、效益明显、联农带农机制紧密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皖西南绿色农业军民融合食品产业园、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加大蓝莓特色商业街、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乡镇工业集聚区的建设力度,为老百姓就地就近就业做好产业支撑。

  12.用好衔接资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强银行融资,推行以工代赈。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会同县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做好财政衔接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管理。强化产业支撑,提高财政衔接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的比重,三年内分别达到65%、70%、75%以上,重点围绕蓝莓、紫薯、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支持一批跨村、跨乡镇联建项目,力争通过资金和项目支持,打造一批农旅示范基地、三产融合先导区和特色强镇。

  (五)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运行机制完备完善

  13.改革管理体制。按照省市部署,有序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结马庙镇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将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财政等部门基层站所划归乡镇统筹管理,形成实用高效的“大管护”机制。将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事权,按照“应放尽放”原则,全部下放到乡镇。落实机构编制,增加人员力量,确保相关管理事项放得下、接得好、管得住。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力量和资源,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推进权责下移,进一步赋权增能,着力解决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各自为政的实际问题。

  14.健全组织架构。加强对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坚实保障。发挥城乡规划委员会职能作用,严格审查审批规划,资规、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加强镇村规划建设指导。尽快在乡镇建立高规格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由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对镇村两级规划进行上下联合审查,统一管理本乡镇的规划建设行为,确保规划实施落地。

  15.坚持上下联动。加快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共享,在规定范围内,资规、林业等部门要将规划编制相关数据、“两张图”与规划编制单位、乡镇共享,规划编制单位在与镇村干部、群众沟通时要先图形后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干部群众交流。在镇村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资规、农业农村、住建、执法、交通、水利等部门联动,一体化镇村推进村庄建设管理,同时注重与供电、供水、燃气、移动、电信等公司沟通交流,合理布局管网杆线,推进地上地下、线上线下资源优化利用。

  16.突出法规引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县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规范规划、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为村民跨村跨组建房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撑。配套制定《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及建筑风貌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对照《安徽省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负面清单》,研究出台《怀宁县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规范和引导规划建设管理行为。

  17.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县主导、乡主责、村为主、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压实网格员职责,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查违控违的巡查,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违法建设进行整治,力求“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拆除”,违法建设拆除一处,震慑一方。加强调度考核,建立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月调度、年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奖补办法,对考核前三名进行奖补。继续开展“独秀杯”小城镇建设考核,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突出的乡镇实行以奖代补。学习借鉴浙江未来乡村做法,设置“红黑榜”,奖补资金直接与村挂钩。